“十一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河北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发展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十二五”时期,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改革、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一、以服务“三农”为原则,以全面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的模式和道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学院以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化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三农”能力为原则,以成为全面服务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主要科技与技术支撑为目标,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全方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注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服务地方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科技服务团队”、“农业科技特派员”、“千名专家进百乡、兴百业”、“河北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更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农业生产一线的锻炼机会,极大的丰富了教师、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逐步建立了以大学为依托的科技服务经济社会的模式,推进了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合力优势,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二、农学院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取得的成绩、初步形成的模式、独具特色的理念
农学院长期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三农”作为重要职能之一。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观,围绕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创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已做的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的变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这一变化,农学院切实加强了面向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的力度,同时加快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探讨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与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民等生产第一线的联系,架起了服务农业生产的又一桥梁。造就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面向生产开展了大量的应用于性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积极投身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极大的推动了区域内种、养、加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取得的成绩
1、围绕相关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种、养、加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学院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农村和涉农企业,面对面开展工作,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答技术难题。近来学院共有15人被邯郸政府聘请为邯郸农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成员,23人被河北科技日报聘请加入了“河北科技110专家服务团”,12人作为专家参与了河北电视台“农博士在行动”,30人被涉农企业、产业高新技术园区聘请为技术顾问。一大批专家教授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2005年以来学校开展了“千名专家进百乡、兴百业”活动,20余名农学院教师深入基层,采取“结对子、一帮一”方式,直接面向农民提供技术帮助。2008年以来开展了“农业科技特派员”活动,面向县、乡(镇)、村、农民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各类经济实体和推广机构,派遣各学科专家累计40余人次。2010年以来有6名不同学科专家参加了邯郸市委组织部举办的“邯郸市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工程”,通过网络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传播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2012年的“基层建设年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中,学院派出20余名教师深入邯郸市13个基层村,展开了一系列技术培训和指导示范,受到广大基层领导和农民的欢迎。果树学教师将果树管理新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足迹遍及冀、晋、鲁、豫等主要果树产区,近年来引进果树新品种14个,推广无公害果树生产技术30余万亩,极大的推动了果树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蔬菜专业教师围绕蔬菜产业的发展特点,就工厂化育苗技术、保护设施设计与建造、克服保护地土壤盐渍化技术,以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开展了技术推广工作,累计推广面积达30余万亩,帮助河北及周边省份建立日光温200余座,工厂化育基地2万余亩。2000~2006年与邯郸县政府合作规划邯郸县现代农业园区,并进行技术服务。2010年~2012分别指导了邯郸市肥乡县天台镇以设施蔬菜为主题的农业园区,以及河北麦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安农业合作社、大名农业合作社高新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
以我院为主导的吨粮推广项目遍及邯郸主要粮食产区,累积推广面积达50万亩,实现年亩产粮食1500公斤以上。到邯郸县新星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展服务工作的韩宝昆副教授经过4年的工作努力,引进玉米、小麦新品种20个,从中筛选出适合邯郸种植品种10个,并开展了标准化丰产配套技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20亩。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教师在河北省主要养殖县区建立技术服务站点30余个,为当地肉蛋鸡、养猪业、肉牛、奶牛业的发展提供的技术支持。被相关企业聘请到河北宏威牧业有限公司、河北禽宝饲料有限公司、保定青峰科技饲料公司、河北德兴饲料有限公司、河北兴达饲料集团、山东六和集团、新希望集团等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指导修订了饲料配方,开发了新型饲料品种,革新了饲料生产工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2、注重面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开展新技术培训与推广
基层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技术水平决定着技术服务能力,学院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优势,根据不同层次人员,采取不同方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讲座,帮助他们更新技术知识,提高技术推广水平。
(1)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人员、农民新技术培训工作,搭建一个良好的科技培训工作平台,2007年学校成立了教学科研基地,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8月学校成立了河北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认定的“河北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并于2010年11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到2012年12月为止举办了全省范围内的县、乡级农技人员培训班20期,对全省农业示范县的400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进行了培训,作为河北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培训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农业技术带头人达2800余名。
(2)与农业行政与技术管理部门合作开展技术培训。2002以来,先后与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林业厅、邯郸市农业局、林业局相结合,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对河北省各县、乡级农技干部,就加入WTO后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进行了集中培训,累计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印发各种技术培训资料上万份。2008年作为河北省农垦系统开展的“金蓝领计划”的技术支撑单位,委派多名专家对全省农垦系统的技术人员开展了系统的技术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对提高全系统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深入开展走基层送技术活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针对地方政府在开展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生产企业和广大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迫切需求,主动开展面向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户开展送技术进企业、进农户活动。2005年以来通过开展“千名专家进百乡、兴百业”、“千名专家进百企”、“农业技术特派员”、“邯郸市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工程”等活动,以及通过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技术服务站点以及进入企业的技术顾问,参与种、养、加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的教师达210余人次.累计培训农民达23000余人次,涉及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内蒙古等省区。
3、大力开展面向农业生产的应用技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农学院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地方农业发展特点,坚持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原则,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应用研究200余项。
蔬菜产业是我省第一大种植产业,我院开展的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以及无公害无土栽培技术,提高了育苗质量,克服设施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难题,降低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使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这些技术目前以推广到河北及周边省份蔬菜主产区,工厂化育推广面积达14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推广面积达120万亩。2012年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和无公害蔬菜优质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围绕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需求,立足河北省蔬菜的发展,成立了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探索蔬菜业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生产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3~5年的努力把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科平台建成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针对我省淡水资源匮乏,果树专业教师开展了果树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建立了以局部灌溉、分根交替灌溉、穴施肥水、沟灌等实用简化地表灌溉技术,在生产中进行了广泛推广,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增强了果农的节水意识,缓解了山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同进开展了苹果、梨、桃、核桃等果树的高产、优质、无公害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总体受益面积达100多万亩。
动科动医专业教师对我国多个省份养殖业的发展,从禽病发生规律与防治、饲料配方以及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等面向生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中形成的特色模式
1、科技服务团队模式
多年来,学院在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始终把科教兴农,为“三农”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长年坚持送科技下乡活动,面向农民和涉农企业传授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农业科学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创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管理新机制体制,学校出台了《农学院关于教学、科研、科技服务岗位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农学院科技开发科技服务五年计划》,并指派2名副院长负责,按照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了农学、园林园艺、动科动医、食品四个专业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加大科技开发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力度。
科技服务团队送科技下乡活动由学校科研技术服务处同一组织实施,常年坚持深入农村和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到目前为止送科技下乡活动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70多个县(市),600多个行政村,100多个专业合作社,150余家涉农企业。
2、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出现。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引导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十分迫切。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这一特点,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农业发展项目论证,提供技术支撑。与邯郸市政府签定了“合作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框架协议”;2010年学校与邢台市巨鹿县签署了“巨鹿县人民政府与河北工程大学县校合作,科教兴县协议”,学校在作物、蔬菜、果树生产、动物养殖、中药材和食品加工等方面为巨鹿县提供培训人才和科技服务,同时也将为我校特别是农学院提供高标准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与邯郸市政府蔬菜办和邯郸市农业局蔬菜站合作开展了“百万亩蔬菜亩增千元工程”,重点在永年、魏县、馆陶三县蔬菜主产区通过开展“增设施,改结构、换品种、上品牌、扶龙头、建市场,推广设施高效集成等技术,确保了蔬菜亩增产值1000元的工作目标。与邯郸市委组织部合作自2010年以来开展了“邯郸市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工程”,通过网络将农业生产信息、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
3、校企合作模式
2009年与邯郸县新星种养加合作社签定了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在充好调研的基础上,与合作社部门领导就合作社发展现状和农业生产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农学院韩宝坤老师作为学校派驻合作社教师,在作物新品种、中药材引种、科学院项目技术落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提出了小麦、棉花的高产栽培方案,得到合作社肯定和好评。动科系杨俊琦、石俭省教授担任了河北宏威牧业有限公司、河北禽宝饲料有限公司、保定青峰科技饲料公司、河北德兴饲料有限公司、山东六全集团等企业技术顾问,指导修订了饲料配方,开发了新型饲料品种,革新了饲料生产工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与邯郸市三信农业开发公司签署了技术服务及产学研示范协议,制定出《成安县优质种苗和标准化生产基地规划设计》方案,并负责园区项目定位、设施建造、项目策划等具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产学研紧密结合模式
学校长期坚持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深入探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及合作运行与管理机制,逐渐形成了“互相促进、互相受益、互相提高”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了学校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横向联合。农学院近年来分别与“河北华裕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天津汉普森药业有限公司”“邯郸县新星种养加合作社”、“ 广平县马艺峰农技专业合作社”、“ 河北康远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省内外30余家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了实践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作协议。2011年与河北华裕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河北省禽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以禽病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为主要功能,主要面向禽传染病防治、禽疫病病原与兽药残留检测、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等方向开展防治研究工作;2010年与天津汉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实践教学与共建科研开发中心的协议,在兽药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与防病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为我院提供了高标准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对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河北同和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在蛋品加工工艺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为公司提供技术依托,并联合申报了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河北液态蛋与专用蛋粉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与河北朗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我院作为技术依托,在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等领域进行合作,在育苗、蔬菜生产、棉花、小麦等作物生产方面对该公司及其下属合作社已开展了跟踪技术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今后农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与发展方向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农学院坚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农村经济建设的综合需求,进一步推动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